第525期:【诗意语文·文本解读】第五期文字稿:《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第525期:【诗意语文·文本解读】第五期文字稿:《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第525期:【诗意语文·文本解读】第五期文字稿:《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2024-01-21 0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慎,石家庄高中语文教研员。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学科名师、河北省“一师一优课”高中语文学科评审专家,河北省远程培训项目组专家。致力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备考研究。负责我市高考模拟试题命制,在全省多地和全国多省做过高考备考专题讲座,受到好评。

李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宁国市李萍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钟情于教育科研,服务于教学实践。坚持在研究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持过省、地级课题,有优课获部优,有微课、论文获省级奖项,有文章发表若干。愿与大家砥砺前行,做幸福诗意语文追梦人!

3.本期主持

杨萍萍,沈阳市126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辽宁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有优质课、论文获国家级奖项,追求语文教学美感教育,引领学生走进诗意人生!

4.本期策划

刘雨霞,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初中部语文组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黑龙江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哈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省市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多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杂志。

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董一菲老师,各位诗意语文工作室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残灯耿耿,雨雪霏霏,虹藏不见,闭塞成冬。在北国冬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我们共聚“诗意语文”大家庭,围炉夜话,共品300多年前痴子张岱写就的《湖心亭看雪》。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杨萍萍,在满清古都盛京——沈阳向您问好。今晚,我们荣幸的请到了来自北京蒙巽书院创始人张少华老师为大家倾情朗读,还有来自平原县第一中学的崔桂静老师,石家庄教科所的李慎老师,宁国市宁阳学校的李萍老师,共同分享他们对作品的解读。下面有请本期四位嘉宾向大家问好。

嘉宾张少华:

尊敬的董一菲老师晚上好,诗意语文工作室各位优秀的老师们晚上好!我是张少华,来自北京蒙巽书院,今天再次与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品读赏析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张岱先生的经典名作,我感动非常荣幸。借此机会向一菲老师、雨霞老师及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385年前的那个冬天,他轻乘孤舟,独赏寒雪,留给后世一个孤绝的背影。一山一堤一舟,湖心亭上,斯人独立……

今夜,北京的窗外寒风瑟瑟,屋内,虽没有红泥小火炉和绿蚁新醅酒。但是此刻在我们的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热闹非凡,暖意融融。一众骨干教师为您现场解读张宗子先生这篇著名散文《湖心亭看雪》,一起移步数百年前的湖心亭,畅叙各种滋味。预祝今晚的活动圆满成功!

嘉宾崔桂静:

敬爱的一菲老师,诗意语文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的崔桂静。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我刚成为一名教师那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在那所乡村中学简陋的办公室里,对着那个破旧却燃着火苗的蜂窝煤炉,一位老教师吟诵了这首诗。那情那境下那样的诗,瞬间温暖了我,让我欣喜,让诗意的种子在我心底发芽,让我萌发做一个真正的语文人、一个读书人的愿望,今天,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交流《湖心亭看雪》,真有“围炉夜话”“对酒当歌”之快意。内容的确浅陋,情感一片赤诚,方家不吝赐教,诗意永驻心中。

嘉宾李慎:

尊敬的董一菲老师晚上好,诗意语文工作室各位优秀的老师们晚上好!我是石家庄的李慎,在初冬晴朗之夜,再次与团队合作解读文本。这是一次精神的漫游,与心灵相约,随张岱一起湖心亭看雪。这“看”值得推敲,用“看”而不是“赏”,估计张岱之意不在“雪”。他内心的矛盾,使得文本形成内在的张力。细读文本,与雪夜对话,与游者对话,与历史对话,与舟子对话,与自己对话。张岱来去匆匆,他带来了什么?他又携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研读文本,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希望在与大家分享的过程再次廓清自己的认识。

嘉宾李萍: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安徽省宁国市宁阳学校的李萍。清晰记得第一次与诗意语文相遇的日子,正是春雷乍响、万物复苏的惊蛰节气。那天,我为大家献上的是我的语文课前“三分钟”微活动。今日相遇,已是小雪节气的第三天,《诗经 小雅》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仿佛就是我们再相遇的现代版的注解。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湖心亭看雪》的解读,敬请各位多指教。

主持人串场词: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此篇文章更是完美的体现了宗子遗世独立、卓尔不群的高雅情趣。让我们一起聆听张老师带来的精彩诵读。

张少华老师诵读

主持人串场词:

感谢张老师磁厚暖心的诵读,让我们在“千山鸟飞绝”的北国找到与南国西湖痴子的共鸣。在前朝世子张岱心中,西湖潋滟之水光比不上寒月静雪之空灵。想来,张岱幽人独往,寻得了千古痴醉!下面请一起聆听来自平原县第一中学的崔桂静老师解读《冰雪志不改,宗子独痴绝》

冰雪志不改,宗子独痴绝

——读《湖心亭看雪》

385年前的那个冬天,他轻乘孤舟,独赏寒雪,留给后世一个孤绝的背影。一山一堤一舟,湖心亭上,斯人独立。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玩笑,却道出了永恒。痴,往往被人或解为极度糊涂,或解为极度沉迷。宗子的痴,却远高出这两种意味,他不糊涂,也不迷恋,他是不愿看清,不愿面对,他痴于白雪茫茫,痴于知己难觅,痴于故园不再,痴于独立独行······他的梦依然立在那个已然幻灭的王朝,轻衣水袖,鲜衣怒马,少年轻狂,故国思绪,化为一舟,一人,一山,化为一个痴字,融化在雪夜西子湖心那一声叹息里。痴是人间最深的执念与深情,一个痴字,蕴含了多少他人难解的无奈,

舟子笑痴,道更有甚者,想泱泱中华,悠悠五千年,宗子只是痴人之一。多少愁绪难消痴情不改的文人墨客,尘世淬炼了他们的思想,也铸成了他们的痴,骨子里的痴。他们有更敏感的思绪,有更恣肆的文笔,或深或浅,或浓或淡,错落缤纷,织就华夏文学的一方锦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上古男子痴望一份纯净美好的爱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暖花开,笑靥如花,一杯清茶,一生难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妻鹤子,浅吟低唱,任一切灰飞烟灭,自栖于山间小园。

人生自是有情痴,崔护痴于旧人,宗子痴于故国,皆是缠绵留恋,不能自拔。桃花庵中的唐寅自醉一树桃花,东篱下的渊明自安一种清贫,赤壁月夜下的苏子,自持一种风骨。且看亭中人,心中痴,赏湖观雪,把酒言欢,不问姓名,无关风月,自是一种情怀。痴的不是风花雪月,痴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痴的是遥想故国那份绵软的深情。崇祯五年十二月,即使面对清王朝,依然坚持用明代帝王年号纪年,可谓宗子最痴之处,我在这世间,不管朝代如何更迭,这大明江山就在我心里,这西湖之雪,结就我一片冰心。

雪在中国文人笔下多是高洁孤傲的,卓文君曾有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辛弃疾亦有佳句“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余住西湖,却也要抛春弃夏,独摹这西湖之冬。湖中人鸟声俱绝,我偏要挑选这样的日子,你们不在,独我一人,世间千万般好,皆与我无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心之净只见上下一白,一痕一点,舟若一芥,人若一粒,张岱神奇的画笔,沾些淡墨,寥寥几语,勾勒出一幅高旷辽远、孤绝清寂的画面。不施粉黛,不加渲染,不犹豫,不反复,自成高深,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白描艺术。白描,当以极简及净的文字来呈现文章的内涵。观宗子文章,仿佛置身于西湖皑皑的冰雪,轻轻拨开内心良久的岑寂,却触摸到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比呐喊更为有力深刻,这是白描的魅力,白的背后,是作者更为浓烈瑰丽的情感。与之意境相近的,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天地寂静,万物不语,静止成永恒。白描手法,留白艺术,自有一种内蓄的力量,是一种人生的感慨。中国文学经典充满着天人共生的智慧,天地为人父母,万物为己朋友,张岱正是以西子为知音,以冰雪为勉励,“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文如其人,张岱作品自带冰雪之气,尝言“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色生、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一卷冰雪文后序》),他一生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张岱曾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 作者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天赋出众又勤学苦读,八岁即能属佳对“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终因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发愤著书,经历破家亡国之苦,漂泊流离之痛,落拓孤寂悲哀之情无计消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探寻作者心理,可以理解张岱于寒冬雪夜湖心独往之时巧遇金陵二客,强饮三大白背后的瞬间快意惊喜、转而惆怅难解、终而孤寂清冷、感时伤怀,种种复杂情思,跃然纸上,引后辈读者唏嘘叹惋。

纵观全文,张岱看雪,读者亦可看到雪,上下一白,天地苍茫;张岱看雪,读者还可看到张岱,一根傲骨,一片痴心;还可看到孤寂,偶遇金陵客,强饮三大白;还可看到决绝,独往独还,任世事沧海桑田,我自岿然,也无风雨也无晴,只留这世间一个背影。

主持人串场词:

来自孔子之故里,崔老师文美、音美、画美、解读更美!感谢崔桂静老师的精彩解读。冰雪之夜兴致不减,宗子真可谓痴心绝对。蒲松龄有言:“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皑皑雪湖之中,一芥孤舟望亭而来,是幸逢故国之旧人,以慰沦落天涯同道之哀,还是欲寻一处宁谧之所,安置故园情怀而不得?请听来自石家庄市教科所的李慎老师的解读《尽兴而返还是悻悻而归》

尽兴而返还是悻悻而归?

——《湖心亭看雪》解读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选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湖心亭看雪》通过夜游西湖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体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恋,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作为旧朝老臣,作为清代的“遗老遗少”,张岱选择了在雪后的夜晚“独”游西湖看雪,那结果是尽兴而返呢还是悻悻而归?多次解读这篇文章,最初读到的是兴尽而返。可是在一遍遍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认识开始有了怀疑,总觉得张岱在舟僮的“陪伴”下悻悻而归。

一、所见雪景着实冷寂。

三天大雪后,西湖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张岱偏偏选择此时去看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他不喜欢在喧闹中看透世事,他想在静寂中回味过去的时光;冬日夜晚“独”往而不是喧闹的夏季群游,可见选取了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张岱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难免生出“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感叹。心有孤情方眼见冷景,往日生机一片的西湖,如今“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雪后的西湖隐去了“潋滟”,呈现在眼前的是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些许亮色,刚刚能辨识眼前的景物。在雪光的映照下,一切朦朦胧胧,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景物,长长的白堤如今似有“一痕”,湖心亭隐身为似无的“一点”,乘坐的小舟似草芥一株,舟中的人在雪光中隐约可见,“两三粒”形象又概括,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这寂静又朦胧的画面,表明作者的内心一定是凄冷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雪后的西湖也是独特的,作者眼中的西湖和他心中的“西湖”是一致的,也许这样的西湖夜景的格调与他旧朝老臣的心态才是匹配的。

二、所遇游人岂非知己?

在这样的夜晚,湖心亭看雪竟然还有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金陵人“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寓居杭州,饮酒者乃金陵人,两人遭际相同,两人都是客居他乡,估计相见恨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呀。联想到古人的四大喜事之一,“他乡遇故知”,两人想必是欣喜的,互相视为知己,“久逢知己千杯少”,张岱也会痛饮几杯,对情境恋恋不舍。

古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者在西湖冷寂之夜,巧遇同乡,被热情邀请,“三大白”估计不是写实吧?以“三”来言其多,也是理所当然的。在饮酒之时暂时忘却了自己的遭际,淡化了旧朝老臣的尴尬处境,带着短暂的满足匆匆而别也在情理之中。这短短的愉悦与放松也许会在心底留存许久许久……

然而,在一遍遍的解读过程中,我越来在关注了几个语句:“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而别”。

如果张岱视对方为知己,应该主动前往,尽情交谈。这“拉余同饮”证明张岱饮酒是被动的,是金陵人热情邀他饮酒。金陵人在亭中与朋友“铺毡对坐”,有童子煮酒,饮至酣处,忽然遇游亭之人,很是惊喜,主动打招呼,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并邀请对方入席。这“拉”还能体现金陵人的行为趋向,也许马上立身走到张岱跟前,才有对话,想必张岱询问:“尊姓大名?何方人士?”才知道“是金陵人,客此”。“原来如此,彼此彼此。”然而他们的对话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容,也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吧!深入了解,发现对方是位商人(源自河大版教材课下注释),而自己与商人又格格不入,于是“强饮三大白而别”。如果真是知己,应该坐下推杯换盏才对呀,为什么匆匆而别呢?

当然,关键在于“强”字。“强”字可以理解为“尽力”,也可以理解为“勉强”。如果取前者的解释,可能还需要有张岱“不胜杯杓”做前提;如果取后者的解释,与他孤寂的心境、被动的心态就一致了:夜游西湖,巧遇命运相似之人,实乃可喜;然而又不是同道之人,真乃失望。又不好直接拒绝对方的热情,只好勉强喝完三大杯,匆匆道别。这一方面体现了张岱作为性情中人,在意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真实地体现了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虽然有缘相见然而不是知己,这怎么能不叫人顿生遗憾?

三、所携舟子不是同道。

文章开头说“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尾又写到“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两句前后矛盾呀!既是独自一人前往,哪来的舟子呢?有舟子陪同,为什么又要强调“独往”呢?

相公身穿皮衣,怀揣小火炉,舟子恐怕不能有同样的待遇吧?这样的环境中夜游西湖,恐怕舟子是不明白原因的。他是相公生活的照顾者,不是精神的同道者。舟子只是相公行为的顺从者,他可能不能欣赏雪后西湖的朦胧美,他可能不理解雪后亭中铺毡对饮的乐趣,他也不可能领会相公巧遇金陵人的片刻欣喜,他更不能参透相公“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内心,总之舟子不能懂得文人雅士的孤傲,所以才有“相公痴”的评价。舟子说相公“痴”,是俗人之见,殊不知“最痴莫过相公者”,相公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这已经远远超越了舟子认知的层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随从的舟子不是“知我者”,要求他解“我”心中忧,实在是勉为其难。这“独”是精神层面的,张岱带着个人的雅趣而来,怀着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而去,想必失意在夜游的过程中没有丢弃半分。

四、所游时间回到“过去”。

张岱是明末清初人,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对于清朝而言,张岱就是旧朝老臣。而古代崇尚“一臣不事二主”的忠君思想,张岱“入山”“夜游”都是一种回避,不愿面对现实,归隐山林,守住自己的忠心。这是一种精神追求,无可厚非。

他把夜游的时间表述为“崇祯五年十二月”,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借用此句表露隐藏心底的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怀有浓浓的故国之恋,他怎么会兴致高昂?“看雪”而不是“赏雪”,说明张岱夜游西湖之意不在“雪”,而在于穿越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回味自己的真实情怀。

李白借“梦游天姥”,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张岱借夜游西湖,含蓄委婉地抒写了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从格调来说,虽可以说是乘兴而来,但很难说是兴尽而返。“俱绝”中或许有欣喜,“而已”中一定有遗憾,“大喜”中或许有同感,“强饮”中可能有距离,“痴”中必定有隔阂,可以说张岱没有找到心灵的栖息地,没有找到志趣相投的同路人,即使对夜晚的西湖,他也是匆匆的过客。即便算畅饮,之后他匆匆而别,我想他内心必有惋惜之意,必生遗憾之情。

比较兴尽而返与悻悻而归,我更倾向于后者。

主持人串场词:

一位睿智而热爱生活的人常常会于细微之处见风景,感谢李慎老师的精彩解读,让我忽而想到这样一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也许在看遍繁华靡丽狂欢纵情之后,历经朝代更迭的陶庵眼中,那素净而简单的白色反而会引发幽微难言的情愫吧!请听来自宁国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李萍老师解读《彼景此情,怎一个“痴”字了得》

彼景此情,怎一个“痴”字了得

——我读《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篇课文,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张岱,课文出自其回忆录《陶庵梦忆》。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这是出自张岱《陶庵梦忆序》的一句话,道尽作者追忆旧事的心境。而《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文末也借舟子之口道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正可谓一个“痴”字,道尽作者心中一把辛酸泪!一、晓出处,知品性,寻痴根

痴人说梦,梦中有何景?梦里有何情?要准确解读《湖心亭看雪》一文,我想还是应该从文章的出处入手。

《陶庵梦忆》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回忆性散文是追叙过去的生活,将作者的情感本质,清晰地再现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说来,以第一人称写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往往是以现在的口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观照过去的事情,品评过去的人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这样文章中就会出现“当下”与“当时”的两个“我”,同时,人物当时的情感与写作当下的情感也是交织在一起。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回忆性散文中的“当下”之我以及“当时”之我,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原笔原意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初中课本上有许多回忆性散文。出自鲁迅《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从童年视角看阿长,既觉得阿长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又感到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在经历几十年的情感积淀后,作者更多的是怀着尊敬、感激及同情的情感,在追忆陪伴自己成长的保姆阿长;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带着此时的情感回望彼时与父亲车站送别的往事,尤其是在文章结尾,就有了回忆性散文中“当下时间”的表述,并纳入记叙事件的“当时时间”于其间,从而赋予文中独特而又触动人心的父子之情。

《陶阉梦忆》自序道:“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由此推断,《湖心亭看雪》应写于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而作者回忆的则是1632年到西湖看雪的事。

张岱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据记载,张岱有泉石膏肓,痴于山水,癖于园林。而这正是晚明文人名士标榜清高,避世脱俗的一种方式。无论山水,还是园林,张岱都崇尚清幽、淡远、自然、真朴。所以,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他看雪,时间为“大雪三日”后“人鸟声俱绝”之时,且待“是日更定矣”,下了三天的大雪,又是晚上八点左右,那该是怎样的清与静,冷与寒啊。尤其是,作者此去不为赏景,乃是“看雪”,如是“赏”,则有“观赏、欣赏”之意;而一个“看”字,却似乎有“访问、拜访”之感。而“独往湖心亭”中一个“独”字,正是表现其狂放不羁的品性啊。

二、观彼景,探此情,识痴人

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的《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可是,作者张岱去看雪,他看见什么了呢?一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没有一字是写雪,只有湖面上水汽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整个世界只剩下一个单一的颜色“白”,白的那么素净、白的那么简单。就如此时张岱的生活处境,极尽三千繁华,不过弹指一刹那,此时“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陶庵梦忆序》),再次回忆曾经的游记,只剩下这最简单、最单纯的颜色在心头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一处写景句,为长短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语气急促中有舒缓,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让人痴迷的一种境界。如改为“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虽表意更简练,但全无此意境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处写景,运用了极为精彩的“白描”手法,就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再次勾勒出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那长堤是一痕、湖心亭是一点、舟是一芥、人则是两三粒,为什么就不能是“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舟一艘、人两三个”呢?这是因为“痕、点、芥与粒”这几个字恰与前文“雾凇沆砀”之境相吻合,且与“湖上影子”相照应;而数量词定语后置的文言句式的运用,则突出作者眼中所看的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的特点,长堤的影子是淡淡的一道痕迹,湖心亭则是一点轮廓,小舟如芥叶一般,舟中人的影子只有两三粒罢了。看雪没有雪,只有雪中那独特的景物啊,此时读来令人顿生感慨,也仿佛来到一个奇妙的痴情画意的梦幻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浩瀚广阔的天地与卑微渺小的人和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作者欲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思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含蓄的流露出作者无力抗清复明、扭转乾坤的孤独与无奈之情。于是,张岱的洒脱与率性让他在“阅尽繁华”后“披发入山”。因而,三十五岁时“当时之我”的张岱看雪时,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他那份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及不随流俗的孤傲清高;当五十多岁的“当下之我”张岱,回忆旧景时,我们更读出了他现时的骨髓里,渗透的遗世独立的情怀,当然更有那份深沉的故国之思及避世的忧愤吧。

此时,忽然忆起《红楼梦》开篇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又不禁想到苏子瞻的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位独立舟中的痴人,一生历尽繁华,也阅尽了人世苍凉,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附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主持人结束语:

彼情此景,物人合一,痴子之梦,千年叹息!感谢三位老师独到而精辟的解读,让我们深深领会了一位清绝世子的孤傲与洒脱!我常常想:一位荡涤昔日繁华,感慨物是人非的前朝旧人,该如何遗世而独立、著书以成学呢?想来,若能穿越时空,于静雅之西湖,定要讨得宗子一杯茶饮吧!感谢各位收听本期的“诗意语文——文本解读”,感谢刘雨霞老师的精彩策划,感谢刘洪涛老师的精彩制作!感谢董一菲老师提供的平台!我们下期再会!

精彩瞬间:

本期责编: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付艳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